当前位置:

解码浏阳发展“集群现象”丨好人之城星光耀——“好人现象” 蔚然成风 以榜样力量撑起高质量发展的文明脊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1-19 08:58:27
微浏阳
—分享—


04、09版集群.jpg

好人之城星光耀

"好人现象"蔚然成风,以榜样力量撑起高质量发展的文明脊梁

浏水滔滔,围山巍巍。山清水秀的浏阳,景美,人更美。

近年来,浏阳涌现出一大批道德典范和身边好人,印证着这座大爱之城的崇德向善。从“爱心早餐”到“圆梦大学”,从“最美退役军人”伍国强到“全国最美家庭”朱庆国家庭,从“向日葵女孩”何平到“拾荒爷爷”朱自明……日前,浏阳共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20人、湖南省道德模范2人、湖南好人35人、长沙好人86人、长沙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2人、浏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6人。


04、09版集群-7.jpg


热气腾腾的爱心早餐,让环卫工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怀。资料图片

文明铺就浏阳的底色,善行融入浏阳的基因。一个个普通人、平凡人用勇气、正气、骨气和侠气,描绘了新时代浏阳的好人群像。他们的平凡举动温暖人心,他们的不凡事迹让浏阳的美变得具体而生动。

好人如歌。近年来,浏阳大力弘扬好人文化,全体浏阳人崇德向善,共为善行、同为义举,让大爱的种子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浏阳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文明力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小雷 江卉

  爱心之城

2021年夏天,一个单手绘画、努力追梦的古港准大学生,让无数爱心人士“破防”。学生、老师、企业家纷纷伸出援手,公益志愿者林娟主动组建爱心助学群,为其募集爱心助学款……在浏阳日报发起的“圆梦大学”公益助学活动连续开展的22年里,因为爱心的力量,数百名贫困学子的梦想被重新照亮。


04、09版集群-5.jpg


浏阳河中学校门口,学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过马路。资料图片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做慈善,但志愿活动却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林娟说,她的公益之路的起点,只是为了带孩子开展社会实践,积累成长经验。在她的号召下,几名同学家长一拍即合,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孩子们做一些看望孤寡老人、上街捡拾垃圾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已有数千名家长带着孩子加入到了林娟的公益队伍中,他们不仅成立了市淮川街道新北社区乐助义工志愿服务队,还将公益之路延伸至扶贫帮困。

在浏阳这座爱心之城,像林娟这样的热心人还有很多。

一场“以爱回报爱”的公益活动,在浏阳已经持续了6年。从2016年2月起,一份5元的爱心早餐,惠及了浏阳全城的900余名环卫工人,而这背后则是社会各界持续的爱心接力。每一次筹资,市直各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众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也纷纷参与进来。在筹款现场、爱心早餐示范店,更是不乏热心市民的身影和善行。

截至2021年年末,环卫工人爱心早餐项目已先后开展4次筹款活动,所有爱心款全部注入在浏阳慈善会设立的爱心早餐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同时,还有部分爱心早餐店和市机关幼儿园结对认领了环卫工人的早餐,折合成现金,项目支出总计120余万元,为环卫工人端出爱心早餐27万余份。目前,第四轮筹款活动仍在进行中,已筹款55万余元。

除了关爱环卫工人,浏阳还针对普通市民、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精心策划推出了系列爱心活动。浏阳河城区段两岸挂满的“爱心救生圈”、为困难儿童打造的“爱心圆梦小屋”、乡村小学新建的“爱心书屋”、校门口的“爱心护学”、街道社区暖心的“爱心驿站”……这些实实在在的爱心品牌活动,让城市的每一份爱心都化作润物无声的温暖。

一颗心触动一颗心,一个人影响一群人。无穷的榜样力量,平凡的示范引领,让浏阳的善行善举处处可见、蔚然成风。

“我能做的有限,但一分光热也能给别人带来温暖。”“无论是作为一名企业家还是个人,我都会承担起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把公益当成我的终身事业。”“帮助别人也是一种自我治愈的过程……”人人学雷锋,人人当雷锋,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汇聚成这座城市的大爱文化。

  志愿之城

“她每年都来送东西给我,一些废纸盒子也会留着给我,但是直到现在我都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对于环卫工人徐春连而言,志愿者们无私的帮助带来了关怀与温暖。但志愿者们不愿意透露姓名,所以,徐春连现在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04、09版集群-6.jpg


春节临近,集里街道集里桥社区,黄帽子志愿者正在小区门口张贴来(返)浏人员信息申报登记通知。集里街道集里桥社区供图

其实,徐春连提到的“她”正是林娟。在工作之余,林娟和志愿服务队的队友会定期前往幼儿园开展爱护环境讲座,为环卫工人送爱心物资,还策划了各类公益活动,发动青少年参与。仅2021年暑假,林娟就组织开展了20多场活动,参与志愿者超过1800余人次。“她不仅自己做公益,还号召身边的人一起参与。”淮川街道新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丽告诉记者,林娟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同时,更塑造了“党员妈妈”的角色,为社区带来了满满正能量,推动了社区公益事业和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就能凝聚燎原的力量。


04、09版集群-4.jpg


2021年7月,河南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险情,浏阳多支志愿者队伍逆“洪”而行,前往河南开展救援抢险工作,帮助转移受灾群众。浏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供图

抗洪抢险、水上救援、火灾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浏阳志愿者的身影。2021年7月,河南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市公益救援队、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市飞虎人防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队伍第一时间携救援器材北上,逆“洪”而行。在抗洪抢险一线,一个个浏阳志愿者冲锋在前,一幕幕温情动人的画面接连上演,将感动写在中原大地。

“当有人遇到危难时,我们绝不转身离去。”这是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腾富的人生信条。九年来,他带领队员们参与过2次国际救援和40余次国内抗灾救援。在河南救援期间,他调度四个救援梯队接力前往灾区救灾,6天时间里转移群众3762人,运送物资超过5吨,彰显了浏阳人的大爱和担当。

而这些,仅仅是“志愿之城”浏阳的一部分。在这座山城,“当好人、做好事、存好心”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浏阳以“爱心涌动浏阳河·新时代扬新风尚”主题为统领,在各行业各领域市民群体中举行“万人同唱雷锋歌”“千店共建文明站”“百村共树文明风”“十大善举文明行”四大活动,通过倡树雷锋精神、完善雷锋志愿服务站点、赠送雷锋书籍、讲述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浏阳落地生根。

“目前,浏阳有8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7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涌现了罗加辉、朱庆国、汤勇、李腾富、李远护、林娟、张小伟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以及市义工联、公益救援队、黄帽子志愿服务站、580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优秀志愿组织。

道德的力量激荡人心,模范的引领有力有效。这些频频出圈、频上热搜的浏阳志愿者,用凡人善举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暖意。

  好人之城

近期,一个题为《“拾荒”爷爷,我想您了……》的短视频刷屏朋友圈,那个“抠”了一辈子,帮了一百多个孩子的“中国好人”朱自明的故事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从1982年开始,朱自明将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及拾荒所得的近16万元全部用于捐资助学和建校修路,帮助61个穷孩子圆了求学梦。一生省吃俭用、坚持拾荒助学的朱自明,更是带领张坊镇上的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活动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


04、09版集群-9.jpg


“最美退役军人”伍国强(左)五次援藏,深入牧区为农牧民畜禽养殖提供疫病防控技术保障,手把手教藏族农牧民养蜂。资料图片

如今,斯人已逝,但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已经毕业的贫困学子接过了爱心接力棒,持续进行着爱心助学活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人,影响一群人。当“人”变成“从”,再裂变成“众”,汇聚起了大爱的磅礴力量。

获评“最美退役军人”的伍国强,为了实现带动藏族同胞致富的梦想,五次援藏,深入牧区为农牧民畜禽养殖提供疫病防控技术保障,手把手教藏族农牧民养蜂,在西藏培育了一条完整的养蜂脱贫产业链,铺设了甜蜜的致富路,带动年增收上百万元。

“我会一辈子照顾好弟弟。”铁肩扛“三担”,用爱驱散家庭阴霾的“中国好人”田文。因为一句承诺,她照顾患病的弟弟20多年,更是用柔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担。

投身公益救援13年的朱庆国,将自家的房子改造成“养老院”,低偿、无偿收住了200多名失独、特困老年人。夫妻俩身体力行、弘扬好家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朱自明、伍国强、田文、朱庆国……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浏阳的好人层出不穷,在文明的感召下,“好人之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截至目前,浏阳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20人,湖南省道德模范2人,湖南好人35人,长沙好人86人,长沙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2人,浏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6人。

这些数字,证明着好人的种子已经被播撒到浏阳的每个角落。

在浏阳,美丽的风景很多,因好人而成就的风景在其中更是熠熠生辉。

澄潭江镇的“好人馆”已成为很多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好人“笑脸墙”上,一张张笑脸质朴温暖;展厅长廊上,一位位好人的故事徐徐展开。此外,永安镇的“好人馆”、中和镇的“家风家训馆”、金刚镇的“新乡贤文化展示馆”、龙伏镇焦桥村的“道德馆”等场所,都已成为当地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的重要阵地。

浏阳好人是一个庞大的群像,他们是普通人、身边人,做的也大多是民生事、细碎事,但恰恰是凡人微光的叠加,汇成燎原之势,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精神融入了浏阳人的基因。

  记者手记

  浏阳为何能成为“好人之城”?

千年古县,烟花之都。50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举世闻名的山水,有着千年传承的历史古韵、“三河三山”的浏水脉络、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温润着崇善重义的浏阳人。

千百年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是浏阳好人辈出的文化基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侠骨;“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是胡耀邦的情怀;舍死忘生,守护红色电波永不消逝,这是李白的坚持。

在民族危亡之时,浏阳英杰“抛头颅、洒热血”,救民于水火;在和平年代,这份生生不息的浏阳精神则转化成了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美好品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千年浏阳美丽蝶变。“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营商环境百强”“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十三五”期间,浏阳推动了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高位进阶、城乡面貌同步改善。

一座幸福之城,自然催生了更多的“好人”。在“爱心涌动浏阳河”主题活动统领下,浏阳以大爱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用特色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常新,让志愿服务成为考核“成绩单”。

一方面,志愿服务由“硬指标”成为“软实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成为评选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各种特色志愿组织、特色志愿活动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探索嘉许奖励制度,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选举、推荐志愿者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引导社会各界礼遇志愿者,在全市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

好人故事,争相传颂;礼遇好人,更暖人心。

“让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2020年11月30日,浏阳为历届各级道德模范和道德模范提名获得者,以及“中国好人”“湖南好人”和“长沙好人”颁发礼遇卡,让他们乐享就医优先、免费体检、免费公交等多方面的礼遇。

一直以来,浏阳广泛开展“感动浏阳”道德模范人物、“我身边的雷锋”“浏阳好人”“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团队”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挖掘凡人善举,选树培育先进典型,积极传颂好人事迹,以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风尚,“好人群像”撑起了城市发展的文明脊梁,“好人精神”融入了城市发展肌理。

从“好人现象”引发“好人效应”,从一个城市的好人频出到一个社会的崇德向善。层出不穷的凡人善举,点亮了文明浏阳的“道德星空”,成就了文明浏阳的“好人群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