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听风读云,他们在探测浏阳“天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6-23 10:50:43
微浏阳
—分享—

08版深读-4.jpg

兰娟在浏阳国家气象观测站观察风力大小、方向和云系的走势。

雨、雨、雨……近段时间以来,浏阳人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出门要带伞,衣服不得干”。可究竟下了多少雨,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今年以来,截至6月20日20时,浏阳累计降水量1185.5毫米,较历年同期(931.8毫米)偏多27.2%,较去年同期(887.9毫米)偏多33.5%。共出现了4次全域性暴雨,3次区域性暴雨,5次局地暴雨……”这个标准答案,源自一群为天气“把脉”的浏阳气象人。

这个我们平日很少接触的团队,靠着大数据运用和精湛的分析能力,为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天机情报”。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彭红霞

74个气象观测站点,织成了一张浏阳天气“情报网”

从城区拐到集里街道星镇村,刚刚下过雨的山谷里,云雾缭绕,像一条丝巾一样围在了菖蒲岭的半山腰。茂盛的树林里,不时传来各种鸟儿的鸣叫。因为人迹罕至,吐着信子的蛇和各类虫蚁则将这处偏僻的平地当成了自己的乐园,不时出来“走个秀”。

08版深读-3.jpg

兰娟在雷达资料监控台前观测天气变化。

无心观赏这怡人的风景,也无意搭理山林里出没的“小精灵”,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兼站点维护员刘小龙的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小路。尽快赶到菖蒲岭气象观测站,是他的首要任务——在市气象局,站点维护是讲究时效性的。无论是城郊的观测点,还是大围山上的七星岭观测点,一旦出现故障,都必须赶在三个小时内维护完毕。

和众多的行业一样,大数据的运用在气象学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站点的维护却要靠一双腿。从接到通知,到赶至菖蒲岭站点,刘小龙仅耗时半个小时。

08版深读-1.jpg

刘小龙正在检查气象观测站风塔的运行情况。

除了背上的工具包,刘小龙的手里还有一把镰刀。用刀将通往观测点小道的杂草清理干净后,刘小龙熟练地取下了雨量传感器的集水桶。加水,用小刷子清理漏斗、水量翻斗、计量翻斗……每一个步骤,他都进行得小心翼翼。

“雨水从漏斗进入到水量翻斗中,再进入到计量翻斗中,它们就像跷跷板一样自动工作。‘跷跷板’每工作一次,就代表了0.1毫米降水。再通过传感线将数据传到采集机箱,然后每分钟自动传回气象局的后台。”刘小龙说,要想雨量传感器正常工作,就必须避免落叶和飞虫等堵住进水口。维护的工作不算特别难,但需要细致,大约半个小时后,刘小龙完成了维护工作。

“全浏阳有74个这样的气象观测站点,它们连起来就织成了一张浏阳天气‘情报网’。这些站点即使没有出现故障,每个季度也要进行一次常规维护,工作量也不小。”收拾好工具,刘小龙才停下来休息了片刻,“菖蒲岭气象观测站已经算很近的了,像张坊、小河的站点都设置在罕有人迹的地方。而且这个工作是没有寒暑之分的,哪怕是大雪纷飞的天气,也要随传随到。

“把脉”天气全年不打烊,护得一方平安

放下工具袋,刘小龙又赶往了浏阳国家气象观测站,检查风塔的运行情况。而此时,市气象台台长兰娟和观测员姜莉琴正在这里观察风向、风速和云系的走向。

“平时无论通过电视、报纸还是手机,市民看到的天气预报不过是关于晴雨状况、温度高低、风力大小、有无雾霾等短短几十个字,然而,为得出这几十个字的结论,气象人要花费数小时,分析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产品、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等,还要分析上百张天气图。我们的工作就像医生通过看X光片、血常规等分析患者的病情一样,我们就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天气图为天气‘把脉’。”兰娟笑着说。

和很多行业的工作不一样,位于思邈路的市气象局可谓是一年365天从不“打烊”。从1956年在永和农场建站,到迁移至关口、指背冲,再到2001年迁址到炮台岭,市气象局的台站沿革可谓是历史悠久。这六十余年里,天气总是风云变幻莫测,可气象人的坚守却一直都在。

当前,浏阳正处于主汛期。地形地貌复杂的浏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气候变化随山地垂直差异明显。暮春初夏,大气变得极其不稳定,躁动的空气在这里翻滚、跳跃、舞动,最容易变成乌黑而密不透风的积雨云。

“浏阳的汛期从4月1日开始算起,今年汛期已经累计降水量730.1毫米,较历年同期(580.0毫米)偏多25.9%,较去年同期(576.1毫米)偏多26.7%。截至6月20日,我们共启动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1次,四级应急响应7次,发布各类天气专题报告材料310期。”雨说来就来,回到雷达资料监控台前,兰娟便嘱咐同事万宇田密切跟踪对流回波的动向,以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入职4年多,万宇田对业务已经是烂熟于心。电脑屏幕前,多个窗口被打开,这位年轻的天气预报员用通俗易懂的话向记者解释着他的工作:超级计算机定期对描述大气运动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进行运算,来自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和探空气球的庞大数据不断涌入超级计算机。与此同时,值班预报员们则根据计算机数值预报模型得出的结果,再结合经验进行修订、调整。人脑和机器合作无间,时刻预判风云变幻。然而,再先进的数据库模式,都需要根据气象变化进行手动调整,来订正它的准确度与时效性。

“天气不仅影响着老百姓的出行和生活,更多的时候还关系到防汛、交通、农业、林业、危爆行业等的利害。如果提前‘把脉’,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气象台副台长李静告诉记者,浏阳一直按照“631”(提前6小时暴雨落区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预报预警叫应“信息推送”+“信息督导”防灾减灾新模式,做好了递进式气象预警、预警精准靶向发布、强降雨叫应服务,强化防汛服务气象保障。自汛期以来,市气象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已联合签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消息》13期,发送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短信息共计135万余条。

“在气象人眼里,没有什么节假日一说。像端午期间,天气比较恶劣,从监测、预报、形成信息再到发送预警,我们整个团队都是24小时值守,吃住在台里。这样做,就是希望能从决策服务、部门专项服务、公众服务三个层次入手,全方位做好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工作,打好应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有备之战’。”市气象局局长李春梅表示,每个气象工作者都习惯了这种全年不打烊的生活,为的就是当好“发令枪”“信息树”,护得一方平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