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河乡皇碑村的"逆袭"之路——特色种植遍地开花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2-06 09:45:53
微浏阳
—分享—

从"省定贫困村"到"产业村"

小河乡皇碑村的"逆袭"之路——特色种植遍地开花

05版记者走基层-3.jpg

近期,皇碑村的60亩罗汉果迎来了丰收,村民正在采摘打包。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彭红霞

2014年,小河乡皇碑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

“典型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主导产业。”回想起以前的情况,皇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显初印象深刻,他担任村支书已经有12个年头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发展种植产业,现在的皇碑村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近日,记者走进小河乡皇碑村,实地探寻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是如何实现从“省定贫困村”到“产业村”的蝶变。

05版记者走基层-4.jpg

11月初,走进皇碑村蔬菜基地,光亮饱满的苦瓜挂满枝头。

跟随杨显初的脚步,记者来到了村里的蔬菜基地,只见田间一派青葱,青菜、包菜长势喜人,饱满的辣椒簇拥在枝叶间,农户们忙碌在各个大棚间,采摘、分拣、打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杨显初介绍,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当地脱贫户稳定增收以及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皇碑村在2018年流转了400多亩闲置土地建设蔬菜基地。

“我们将闲置的土地流转给当地脱贫户和农业示范带头人进行种植,种植的农产品主要销往长沙海吉星批发市场。”杨显初说,合作社负责为农户搭建销售平台,并每年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蔬菜基地实施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目前参与种植和务工的人员已覆盖两个村民小组。

05版记者走基层-2.jpg

游客驾驶山地摩托车驰骋在溪流间。

与此同时,皇碑村的一处芥菜基地里,十多名村民正弯着腰、埋着头,收割芥菜。

“正在收割的是第一批芥菜,亩产量在1万斤左右,一亩能有近3000元的毛收入。”皇碑村芥菜种植大户罗建新说,采摘的成熟芥菜将被运送到聪厨蔬菜加工车间内进行加工。

此前,皇碑村和乌石村携手与湖南新聪厨食品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利用冬季闲置土地种植芥菜,由企业对芥菜进行统一收购,并在当地蔬菜加工基地进行加工。

“种植蔬菜门槛低,我们不仅鼓励种植,并且每年都会组织机械免费为大家耕地。”杨显初说,在源头对蔬菜进行初级加工,企业提供平台与技术,村民提供土地与劳动力,不仅有力解决了村民种植芥菜的后顾之忧,也提高了农田的生产效益。

芥菜和蔬菜基地的成功实践让村民们干劲十足。为了扩大产业效益,今年年初,皇碑村经过反复考察,发现罗汉果货源紧缺,市场前景良好,于是选定该项目,带动8户村民试种了60亩罗汉果。

眼下,罗汉果迎来了丰收。“从今年试种情况来看,非常成功,有望带来近50万元的经济效益。更有不少村民主动找到我们,表示想要加入种植队伍。”杨显初说,罗汉果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村上正在计划适当扩大种植面积。未来,一个个小小的罗汉果将为皇碑村村民们开辟出增收致富的又一条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要兴旺。蔬菜基地内的各类蔬果长势喜人,罗汉果园的小小罗汉果喜迎丰收,绿油油的芥菜在田间地头向阳生长……作为曾经浏阳最偏远的贫困乡村之一,皇碑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相关链接

开发山地越野车、屋场冲浪坝让乡村旅游既有“流量”更有“留量”

青山环抱,绿水萦绕。冬日的午后,走进小河乡皇碑村,一栋栋黛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宽敞整洁的村道上不时有车辆驶过,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领略山水风光、畅寻田园乐趣。

“不要紧张,只要抓紧把手,很安全的。”“平路和上坡可以带前刹,下坡踩脚刹,但不要踩死……”在皇碑村冠群越野俱乐部停车坪,骑行者在专业教练地指导下戴好安全头盔,穿上骑行服,驾驶山地摩托车驰骋在丛山和溪流间,开启了一场刺激的越野之旅。

“这是我们村民自筹资金,依托自然资源和独特地理位置打造的体验式山地越野项目。”杨显初说,越野俱乐部已于11月3日正式开业。

越野赛道依山势而建,总长近6公里,其中设有波浪路、大陡坡、急下坡、溪流等多个赛段。游客们在领略大山深处秀美风景的同时,既可感受山地越野的激情与欢乐,也可在潺潺溪流中来一场水上冲浪狂欢。

与此同时,皇碑村仓下屋场的冲浪坝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示馆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据介绍,冲浪坝是小河乡继鱼鳞坝、叠水坝之后推出的又一打卡点。项目建成后,游客可驱车行驶在溪流中,感受乡间习习凉风,看水面溅起层层浪花,尽情释放压力。

“发展乡村旅游,光靠打造游玩项目还远远不够,还要从乡村风貌、基础设施、村庄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提质,才能留住游客的脚步。”小河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依托小河乡的流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搞好一个屋场、带火一个村庄,将美丽环境转变为生产力,让“流量”变“留量”,“网红”成“长红”。

近几年,皇碑村通过庭院改造、污水处理和房前屋后整治,不仅刷新了乡村整体“颜值”,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将以仓下和锻心两个美丽屋场为骨架,打造一条龙式休闲观景路线,结合夜景灯光秀、生态停车场等,设置吸睛节点,让皇碑村成为一个既可追忆乡愁童趣,也可找寻自然乐趣的地方。”杨显初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